——思政实践课《习悟社:微影视与舞台剧实验》纪录
随着5G等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和深化,自媒体在青年文化当中的迅猛发展,社会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使得当代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多新的特点。而思政课作为青年大学生最重要的思想教育阵地和价值观塑造手段,必须要紧跟时代,抓住青年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和兴趣热点,推动思政课与时俱进,形式多样,推陈出新,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核心课程的作用。
目前我校已建立起来大小各类学生社团30多个,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多种才艺的优秀学生,并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利用好这一资源为这些优秀的社团和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和契机,思政课部通过与各院系、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多出精品,多出获奖作品,打造天津美术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色品牌,有效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并将其与自身艺术创作密切结合。
为了切实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巩固已有教育教学成果,思政实践选修课《习悟社:微影视与舞台剧实验》应运而生。该课程由思政课部曲宁副教授牵头,将影视表演与舞台艺术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艺术与思政相结合的有效探索。
课程的重要目标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才华和参与的积极性。授课过程中,各个院系、年级的学生通过自由分组、创作剧本、讲解剧情、摄影制作等环节,完成了5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思政课微电影和1部反映抗疫题材的小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剧本选题、分析剧情、修改剧本和训练演员演技等协助,并对课程进行了全程视频记录。课后,任课教师还建立了6个分组的qq群,并在群里进行伴随式全程跟踪指导,并提供了相应的拍摄设备和硬件条件。
本课程于2020-2021第一学期的选修课阶段开始开设,具体时间为2020.11.8,11.15,11.22的下午5-8节。授课专业班级为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2017-2019级本科学生,人数150人,教学资源为公共课教室,学生和教师自备器材和设备。经过第一轮的实践教学,利用三周时间内,将150个同学分为六个组,由各组学生独立完成剧本撰写、演员分配、演出排练、视频拍摄、后期制作等全部工作。同学们克服时间紧,缺乏经费和设备等实际问题,研究剧本,分工合作,尽心尽力,充分发挥创造性,成功制作出5部思政微电影、1部小品和1部个人访谈录,每部作品都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正能量展开,完成了课程的整体目标,实现了各项预期要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优秀作品展现了较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较高的艺术水准,播出后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了热烈的反响,不仅为天美思政课和实践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促成了思政实践课程具体化、生动化。
具体来说,本次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展,实现了五个预期成果:
第一、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影视化表现形式。本课程目前已经成为一门受学生欢迎而且具有高度参与性和实践性的思政微影视与舞台剧实践选修课程。
第二、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目标。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将广泛开展与多院系的通力合作,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思政教学融会贯通,做到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无缝对接,实现学生的学以致用。这样的目的是充分实现实践教学的本质和初衷。
第三、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持续提升的预期目标。本课程力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挖掘优秀人才和经典教学案例,力争在各类竞赛和展演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从而形成可持续的实践教学路径,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长久发展。
第四、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社会效益目标。本课程积极探索思政实践教学过程中多出好作品、多出精品的核心目标,在艺术院校和社会当中形成良好的宣传示范效应,提升艺术院校思政教学成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艺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的榜样和示范。
第五、形成了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政课实践化、模块化的评价机制。一方面要提升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让艺术院校更好地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因此,实践化、模块化的评价机制是能否真正的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关键。
总之,本次实践课程建设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各位同学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习悟社》课程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打磨和优化课程内容,努力建设成为我校品牌思政实践课程。
思政课部
2020.12.9